medical guideline

原发性肝癌中西医结合介入诊疗专家共识(试行第一版)

原文:2021年 发布于 介入放射学杂志 30卷 第11期 1079-1090 浏览量:287 原文链接
指南简介

本共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项目-肝癌项目组牵头撰写,该项目建立了早期肝癌微创根治性消融和中晚期肝癌TAE/TACE序贯微创介入消融,联合中医辨证整体施治,形成了介入栓塞标记肿瘤,序贯微创局部消融及解剖模式消融术,去除影像学可见肿瘤,建立了以肝段消融术为代表的肝脏消融体系;应用中医扶正去邪提升机体免疫功能,重塑不适合肿瘤生长的微环境,去除影像学不可见的微小肿瘤,探索出了"中西医结合临床协作治疗肝癌"的整体解决方案。本共识以中医药微环境调理和微创消融相结合为特色,充分发挥中医扶正、辨证施治的整体治疗优势与微创消融精准灭活肿瘤,同时保留正常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局部治疗特点,采用整体治疗与局部消融治疗相结合,中医药调理与微创消融相结合,开创了肝癌中西医结合微创诊疗新模式。该共识的实施使BCLC A期肝癌达到了与开放性手术相同的根治性治疗效果,使以往开放式手术不能治疗的BCLC B/C期肝癌也获得了根治性效果,使肝癌治疗进入到人文化诊疗新模式,是卫生经济学效应最大化实施方案。

研究方向: 原发性肝癌
中西医结合模式: 病期证结合
中西医结合思路: 肝癌消融或介入治疗患者中医辨证治疗应采取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原则,根据不同的西医治疗背景、患者身体状况及临床表现,选择不同的中医治疗方式,中医药可发挥增强体质、促进康复、协同增效、减轻不良反应、巩固疗效等作用;在围消融或介入治疗阶段,中医药治疗可以减轻消融或介入治疗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耐受性、生活质量及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保证治疗计划进行,增强消融或介入治疗效果;在消融或介入治疗后的巩固阶段,中医药治疗,一方面可以提升患者身体机能,改善体质,提高生活质量;另一方面,有可能延长消融或介入治疗后的疾病缓解期,进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中西医结合运用关系(具体内容): 发热是肝癌消融或介入术后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中医辨证多属肝脾不和,郁热内生。治宜疏肝清热,健脾和营。推荐方剂:小柴胡汤加减。低热:多属阴虚火旺,可加青蒿、地骨皮、丹皮、生地、鳖甲等滋阴清热。高热:热在气分,可加生石膏、滑石、寒水石;热在营血,则加水牛角、羚羊角,也可用清开灵、双黄连注射剂、牛黄清热散等。TACE术后80%以上患者出现肝区疼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称为栓塞后综合征。中医辨证多为肝郁脾虚,中药治疗以调肝理脾为法。推荐方剂大柴胡汤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若辨证属脾胃虚寒证者,推荐理中汤加减(人参、白术、干姜、甘草)以温中散寒,补气健脾。肝动脉灌注化疗术或栓塞化疗后,因为化疗药物引起骨髓抑制,导致白细胞、血小板等减少。中医辨证多属脾肾亏虚,气血不足。治宜健脾益肾,补气养血。推荐方剂应用郁仁存教授经验用药处方“生血汤”随证加减(黄芪30 g、黄精15 g、枸杞子15 g、鸡血藤15 g、菟丝子15 g、山茱萸10 g等)。
类型 (是) (否)
是否依据证据提供推荐意见
是否进行证据分级推荐
是否提出PICO问题
是否为中西医结合模式
是否提供中西医结合思路
是否阐明中西医结合运用关系